close

美得極致,毒得極致-《妃子血》

  九月至今,所讀之書無非為應付學業所需。漸漸,我也分不出何謂所愛之書,何謂只為讀而讀的書。昨夜臥床不眠,隨意翻弄手機,不料一弄便是幾小時。

  《妃子血》,本名為《罌粟花開》。相較之下,我認為原名更為適合。這是我暑假期間所讀的小說之一,當時震撼至極,實在奇怪我沒為此書留下一字。

  說實話,此刻回想起來,作者的文筆如何,實在沒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然而情節的舖排、一些看似無奇的細節,誰知每件小事都互有關連,豈止妙不可言!讀到最後感嘆之餘,難免亦唏噓一番。

  西日昌、姝黎,妖艷、陰鬱、貌美,兩人是多麼的相似,相似得可悲。自私和利慾貫穿整個故事,每每以為他倆願意付出真愛之時,原來只是另一場龍鳳鬥的序幕。曲終人散之冬,我竟似是聽到一聲微弱的「小豬」……

  作者筆下的世界是現實最殘酷的映照,流露出說不出的沉痛。
  曾聽人告誡,網絡小說少讀怡情,多讀則無益。可我並不認為作者的用心經營有「高雅」和「通俗」之分,作為一個讀者,我並不會因一個狹窄的定義去排斥與我有緣的文字。


編輯推薦
妃子血,凌風滴作琵琶樂。琵琶樂,恨糾恩怨,昊宮滄月。
花重葉疊同幽咽,塵緣念欲情難滅。情難滅,浮雲生死,曲終同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-憶秦娥 逝水浮萍 


假如沒有文字…-《最初的讀者》

  有時候,閱讀的確講求「書緣」。既然與那本書無緣,也自然無必要強求。

  我自幼對閱讀散文興趣乏乏,說來實在慚愧。幸好林文月先生的文字吸引,在不知不覺間我竟讀了二十多篇文章。我早於剛讀畢全書後便想要打一篇讀後感,卻拖延至今。剛巧讀完《妃子血》後感嘆連連,便一氣呵成,為這些天讀過的做個記錄。

  前些天我已動手,打了以下一小段文字:

  說得動聽一點的話,我該把我這三個多月的生活形容為充實;
  說得直接一點的話,我這三個多月啊,忙碌得過份。

  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拼勁是從何而來、何時會消失,甚至有何意義?

  這一陣子我都在想,寫作、閱讀究竟為何呢?寫作本是件隨心的閒事,怎麼會變成應付功課的符號?怎麼會執筆忘字、詞不達意呢?何以寫作竟變成一件難事,滿足不了自己之餘,更是苦了看的人。再者,閱讀不是是為愛好、為追求自己所感興趣的知識而讀的嗎?究竟我現在所做的,是自己喜歡的事,還是我逼著自己喜歡的事?

  活在這繁華的都市,我們總帶著總總疑問,卻無人可解答。有時候,書本反倒成了我們最好的朋友--不,更準確來說,這大概是文字的魔力吧。這些天,我在讀林文月的散文合集,是我在這壓力和徬徨底下的心靈慰藉。

  當時,我在標題的一欄裡填上「閱讀的意義:遺失了的初衷」。

  的確,前路茫茫。在這漫漫的人生路上,我們總感到不知所措。
  《最初的讀者》一書中,有不少都是林先生的經驗之談。其中可以看到的,是林先生對寫作的渴求和熱誠。書中有幾句說話,引起我深刻反思:我用文字記錄生活。事過境遷,重讀那些文字,驚覺如果沒有文字,我的生活幾乎是空白的。文字對林先生的重要性,由此可見。我過往曾多番提及我對文字的愛,卻經不起學業上的折磨和時間的考驗,為功課而寫的文章濫情乏味,力不從心的無力感實在令人沮喪。幸好,遇上此書,彷如尋到最佳的精神食糧,揮走我的負面思想。

  試問,假如無有文字,你我的生活會是如何呢?

arrow
arrow

    雙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